荆楚仙桃讯 连日来,市城管执法局打响蓝天保卫战,加强源头治理,加大宣传,查处力度,以在建工地、市政工程、临街门店装修、渣土运输为管理重点,全力做好扬尘治理工作。
源头规范 当好宣传员
5月下旬,我市城南三家建筑工地陆续开工。开工前,市城管执法局直属大队执法人员对工地围挡、道路硬化、降尘设备等情况进行查看,排除安全隐患,并与工地负责人仔细沟通,提出管理要求。
“按照相关规定,工地应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直属大队副大队长金培超介绍,执法员将这些管理要求向工地负责人详细讲解,当好降尘宣传员。同时协调水、电、气等相关部门对工地施工进行指导,确保工地施工安全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运输车辆上路行驶,工地出入口是降尘的第一道门槛,需要重点监管。”金培超表示,水槽、雾炮等冲洗设备、喷淋设备是工地出入口必不可少的,是执法人员每日检查的重点。
针对进出工地的渣土车辆运输公司,城管队员还会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检查公司车辆是否达到运输标准,车辆路线、时间、地点是否按规定行驶,是否具有消纳条件。
除在建工地外,市城管执法局对市政工程、临街门店装修同样加强宣传和监管,要求严格实行围挡施工,对易扬尘物料进行有效覆盖,全力做好扬尘防范措施。
严查乱象 当好监督员
6月5日19时许,城管执法人员查处中队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仙彭公路上一辆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无准运资质,无定位系统,执法人员当即对该车进行查处。
次日凌晨,查处中队巡查至仙桃大道西端发现,一辆卡车运输石块未覆盖完全,石块裸露,极易掉落小石子,执法员当即暂扣车辆并进行处罚。
“密闭运输、安装定位系统、车身干净这是渣土运输车辆上路行驶的基本条件。”直属大队副大队长王峰表示,如果车辆是运输建筑垃圾,还需要取得《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到该大队进行报备才可运输。
他介绍,散流体如果不密闭运输,极易造成二次扬尘,破坏空气质量、污染城市道路,如无定位系统,建筑垃圾极易被随意倾倒,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更不利于日常监管和资源化处理。“除日常监管之外,查处中队在接到市民投诉后更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4月底,“城管110”接到市民投诉,黄荆大桥上约50米长的桥段上洒满了砖渣、灰尘,宽度占据两条车道,过往车辆通过极为不便,更易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接到投诉后,城管队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因协调环卫车辆时间较长,队员拿出自备的铁锹、手套等工具,将砖渣、泥块等装上执法车辆,用时30分钟左右,将路面清理干净。
“如果对运输的渣土没有覆盖好,就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做好车辆的源头规范、扬尘的源头打击尤为重要。”直属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宣传、监管服务并重、加大查处力度,从源头规范、严查严管,确保扬尘污染得到精准、长效的治理。(通讯员 程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