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仙桃讯 “有人知道生活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吗?答对了会有礼品相送哦!”5月24日10时许,满庭春社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一场垃圾分类实操知识讲座正在进行,20余名社区居民被吸引,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宣传员提出的问题。
这个中心是我市建成的首个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虽不足20平方米,中心内智慧屏、空调、垃圾分类相关书籍及报刊桌椅等设施齐全,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宣教中心位于社区9栋小广场旁,当日这里正在举行社区每周一次的资源回收日活动,社区居民可以将家中积攒的玻璃瓶、锅碗瓢盆、塑料瓶、纸壳等可回收物拿到这里换取生活用品。
从早上7点半开始,社区居民们便带着这些可回收物接踵而至,拿到了兑换的纸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家住10栋的董莲芝奶奶便是其中一员。
“买完菜,到家里把东西一拿就直接过来了。”领着兑换的一瓶洗衣液和三包纸巾,董奶奶脸上的笑容藏不住,她介绍到,前一天晚上,垃圾分类宣传员就上门向她做了宣传,让她把攒下的纸箱、塑料瓶准备好,第二天来兑换生活用品,“我自然是早就清好了!”
尽管没有可回收物兑换,和董莲芝住在同一层的张奶奶仍抱着不到一岁的小孙子来到宣教中心。宣传员在小广场上设置了小游戏,张奶奶抱着孙子套圈、投卡片,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带小朋友来感受一下气氛,垃圾分类意识得从小培养嘛。”张奶奶笑着说。
“他们回收比外面的价格高一倍,不过不给现金,而是换算成积分,根据积分多少来领东西。”资源回收点的围观群众越来越多,董奶奶热心快肠、经验十足地向他们介绍着。
“4月底,满庭春社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培训提供了平台,同时还可作为社区可回收物的暂存点。”垃圾分类宣传员秦国人介绍,以前主要通过入户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资源回收日的时间也不固定,“宣教中心建成后,满庭春社区的资源回收日能够定时定点开展,还能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投入使用的这一个月里,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11时许,培训结束了,上午的回收活动也接近尾声。宣传员们将收集到的玻璃、金属、塑料、纸张四类可回收物分类扎捆,装上电动车,运至杜柳社区的市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
市环卫局工会主席翁成波介绍,五月初,分拣中心投入使用,建立分拣中心的目的在于,可对全市6个试点社区可回收物进行二次细化分拣,更加准确、精细地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让老百姓获得更大的实惠。
“下阶段,我们计划将满庭春社区宣教中心好的做法向另外5个试点社区全面推广复制。并在城区26个重点社区布置分类设施、设置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让更多市民知晓、参与进来。”翁成波表示。(记者 邓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