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蕾:甘当“婆婆嘴” 拳拳赤子心
通讯员 陈轩
她叫龚蕾,今年35岁,是市城管执法局第二大队的一名协管员。2016年3月进入城管系统工作,2016年—201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城市管理先进工作者”。
自疫情防控以来,她不惧感染的风险,在危难面前显身手、责任面前勇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贡献力量。
责任担肩,不怕误解
龚蕾居家隔离期满后,第一时间向大队领导请战到一线,服从市局统一安排,及时到满庭春社区参与社区管控和卡点值守。面对少数居民的不配合、不支持,她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好劝解工作。
2月8日,正在值守的她,碰到一名骑着车还未戴口罩的老人。他与执勤人员一起将老人拦下,劝阻老人回家休息,避免外出感染。然而老人不听劝阻坚持出行,恶语相向,继而推搡拉扯。龚蕾担心老人身体,始终保持镇定,好言相劝,稳住老人情绪,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劝说老人回家,并送去生活必需品,问题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心系市民,废寝忘食
2月12日龚蕾从社区包保专班抽调到市场整治专班,负责对城区临时市场进行管控疏导。
临时市场会形成大量人员集聚,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龚蕾总是早出晚归,在沿河大道临时疏导点进行巡查,劝导扎堆、聚集、未戴口罩的群众,柔声细语,化解不少矛盾。
因城区交通管制,家与执勤地点距离很远,每天早上6点,她就踩着单车出门,以确保能在6点半前到达岗位。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每日巡查步数达2万多步,只有在中午吃盒饭的短暂间隙才能稍作歇息,有时繁忙起来更是废寝忘食。
听党指挥,奉献无悔
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她甘当“婆婆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劝说,每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就重复着同样的劝导话语,耐心劝离流动菜贩,疏散聚集群众,提醒着市民做好自身防护。
连续20余天连轴转的防疫工作,使得她无暇顾及家庭,不能陪伴在老人、丈夫和孩子身边,她说:“没有国哪有家,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会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已,为人民服务,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