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军今年39岁,2013年进入仙桃市环卫局工作,从一名环卫工人做到基层管理员,她一直坚守在环卫一线。在人们的印象中,环卫工人都是五六十岁的爹爹婆婆,刘卫军作为一个80后,在环卫系统里面算得上是比较年轻的。有干劲儿、热心肠、任劳任怨是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
她总说:“工作没有年龄之分,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会无怨无悔的做下去。看到仙桃现在的环境好了,道路干净整洁,我就感觉自己和同事们的辛勤付出被大家认可了,就很有成就感,特别开心。”朴实的话语中透出了对环卫工作的热爱。

图为2019年度湖北省“优秀环卫工人”刘卫军
做事有干劲
刘卫军是一位有干劲的人。
环卫工作有苦有累,但刘卫军从不抱怨,也从来都是带着饱满的激情投身工作,做起事来干劲十足。
下大雨时,因雨水冲刷河岸斜坡,仙下河两旁的平台易积淤泥。每次大雨过后,刘卫军总是第一个挽起袖子的人,与负责该处的环卫工人们一起将淤泥铲除干净,为市民提供干净的散步道路。
冬季大雪,刘卫军负责的区域有西桥、大洪桥、仁和桥三座桥梁,为了市民安全通行,桥面上的积雪必须在上班早高峰前清理完毕,刘卫军也总是第一个到达铲雪现场的人。冬日里,她每日提醒职工们绑好防滑布带,注意安全,有年纪较大腿脚不便的同事,她便主动把活儿分担,让同事多一点休息时间。
待人热心肠
刘卫军是一位热心肠的人。
2016年8月的一个晚上,正在沔阳大道上清扫作业的刘卫军,碰到从长埫口大福过来的王贵(化名),当时的王贵穿着一双拖鞋,衣衫褴褛,在路上徘徊,看上去又累又饿。刘卫军不禁心生怜悯,上前耐心地问她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在了解到王贵是因家庭矛盾而出走,身无分文后,刘卫军给她买吃的填饱肚子,在单位宿舍找了间空房,从自己家里拿来被褥行李安排她先住下。看着王贵有家难归,没有工作和收入,刘卫军向领导请示安排她当上了环卫工人,日常生活中也总是对她嘘寒问暖,对待她如亲人一般。
为同事寻找住处,做饭给同事吃,赠送衣服给同事,免费为同事提供棉被……刘卫军用热情与真诚温暖了片区的环卫工人们,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耐心化矛盾
刘卫军是一位有责任心的人。
今年夏季,正值我市创城关键期,沔阳大道取缔户外垃圾桶,改为使用摇铃收灰车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地上门回收垃圾。各商户必须将垃圾先放在店内,等待摇铃收灰车来收取。针对垃圾产出量较大的餐馆、宾馆等,市环卫局则免费将240寸垃圾桶提供给商户们使用,由商户们自行保管和清洗。但有些商户却不甚理解,垃圾放在店里气味难闻、又很脏乱,不愿让垃圾桶入店。针对这个情况,刘卫军对片区沔阳大道段的商户一户一户走访,详细了解商户需求,倾听商户建议,与商户耐心沟通,让工作顺利开展。
6年来,每天五点上路,晚上九点以后回家,刘卫军的皮肤被烈日晒成了“黑炭”,双手满是老茧。一个扫把、一个撮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酷暑严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就是刘卫军的日常,也是全体环卫工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起一份令人尊敬的责任。(原标题:勤劳双手扫出无悔人生——记2019年度湖北省“优秀环卫工人”刘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