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军,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仙桃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市第五届、第六届语文学科带头人。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辅导员、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
教学格言: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雕琢。
从教25年,何正军有一本教书育人的“三字经”:坚持一个“实”字,注重一个“情”字,追求一个“新”字。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他将青春奉献给热爱的教育事业,放飞着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实——将根深埋沃土中
25年来,他坚持积极探索的教研态度,创设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学生喜爱,家长称赞。
2014年10月,湖北省青年教师素养展评大赛,何正军代表我市教师参赛。此次比赛,全面考核教师的语文核心素养,从书法、才艺、写作到现场上课四个方面进行比拼。每天早上,他坚持练习一个小时的毛笔书法,从中国古代的诗词精选多篇勤奋练习;他把每天的每节课都当做比赛课,精心准备,吃饭走路都在琢磨教学环节。
才艺,对何正军来说是最难的。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他虚心向市教科院的音乐学科专家请教,学习竹笛吹奏,每晚必练一个小时。比赛前夕,他把全校的语文老师请到学术报告厅做评委,然后完成全部的比赛内容,请大家对自己四项比赛的情况提意见。比赛当晚,他反复研磨课例,不断修改课件,直到凌晨一点才入睡。
功夫不负有心人,展评大赛上,何正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书法作品、课堂教学和综合三个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成功不是偶然,素养需要积淀。从教25年,他一直在奔跑。1997年,全市初中语文首届电教说课比赛,他制作的手绘幻灯片说课《松鼠》获得全市一等奖。从2002年7月到现在为止,他共有10余篇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参与和主持编写专著3部,并有5次优质课在市级展示。情——洒向学生都是爱
从教以来,何正军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爱学生。德育为先,对待学生,他比自己的孩子还要爱得深。
去年6月的一个晚上,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后,何正军刚躺下准备休息,突然接到大洪村一个家长的电话,声音焦急,“何老师,孩子到现在还没回家,您说怎么办?”他从床上一跃而起,一边安慰家长,一边询问情况,马上赶到学校,和家长见面。然后,他耐心陪着家长,找遍了周边的道路和小区。
夜,已经深了,找寻无果。细心的何正军问家长,“最近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家长支支吾吾,小声地说:“这不是要期末考试了吗,我说要是考不好就会揍他。他该不是怕我揍他吧。”
听到这里,他心里“咯噔”一下:孩子该不是还留在教室,不敢回家吧。想到这里,他和家长喊醒了门卫,打开教室大门。
教室里安静极了,好像没有人的样子。他们一组组的寻找,最后在四组的角落里,找到了已经睡着的孩子。只见孩子身体蜷缩一团,睡得正香,脸上却挂着泪珠。他走过去,一把搂住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孩子一惊,醒了,看到抱着自己的老师,眼泪哗哗地流。
当晚,送孩子回家的路上,何正军和家长谈了许久,叮嘱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回到复州花园的家时,已是月满西楼。
25年来,他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关爱。他也把自己的心得与教师们分享,全市德育年会上,《细节的魅力》、《小学德育实践性的探索》、《浅议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自律,德育的终极目标》等多篇论文获得专家与会者的好评。新——创新路上不止步
何正军深深懂得,要想真正走进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殿堂,还必须不断开拓创新。
在他办公室的书桌上、家中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类名师讲语文的专著和班主任管理专著。每天,无论多忙,他都要挤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
2008年8月,何正军参加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职业职业培训》课程学习,以优异成绩取得毕业证书。他相信,这将给自己钟爱的教育教学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学的提高更来源于实践。为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他参加了由市教科院组织的全市教育协作片教学引领活动,并被市教科院聘请为指导专家。从2013年起,他连续3年参与协作片的教学下乡指导,先后在郑场小学、剅河小学、谢场小学、胡场小学和彭场小学执教示范课《他的伯父鲁迅先生》、《老人与海鸥》等多篇课文,专题讲座5次,指导片区青年教师达100余人次,引领示范效果显著,让人耳目一新。
教学相长。一路走来的日子里,他不断创新,超越自己,也在不断地收获教书育人带来的幸福,收获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