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专题 >> 工匠风采 >> 查看内容

从“下岗职工”到“农场掌门人”——记心怡家庭农场业主田习姣 ...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7-3-20 08:17

  原标题:从“下岗职工”到“农场掌门人”——记心怡家庭农场业主田习姣
  本网讯 “哎!来了!”3月17日,陈场镇依湾村四组,随着一声热情爽朗的回答,心怡家庭农场业主田习姣挎着竹篮,从开满油菜花的田里走来。朴素的工作服,简单的马尾辫,快言快语,这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可是田习姣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种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田习姣是陈场镇供销社的一名职工,拿着令人羡慕的国家工资。后来,供销社改革,她成了下岗职工。 
  “下岗了,咱们自谋出路。”丈夫给妻子打气,“种田也是好出路”。田习姣思来想去,承包了村里的40亩撂荒地。从未下过地,从未干过农活,这对田习姣来说,可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为了将田整出来,她半夜起来砍草。昔日坐办公室耍笔杆子的双手,长期握着镰刀锄头,很快磨出了血泡。 
  “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田习姣咬牙坚持着,硬是一个人将40亩田开垦出来,全部种上了果树。可是,果树效益并不好,她就寻思着别的门路,到外地学习种葡萄技术。 
  2007年,田习姣开始种植葡萄,发展了100多亩葡萄园,40多个品种。然而,任何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管理、技术、市场行情等原因,开始四年,年年种植年年亏。 
  连亏四年,这对田习姣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了提高技术,她到华农、省农科院果蔬所等科研院所学习“取经”,每年到浙江、上海等地参加培训,还订阅了有关书刊,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边干边整理葡萄生长与培管的笔记。 
  学以致用。为了提高葡萄品质,适时对接水果市场,她大胆采用葡萄三膜覆盖避雨栽培法,保证了产量品质,葡萄园渐渐有了起色。每到春天,葡萄刚刚开花,容易发生“灰霉病”。为了节省成本,田习姣自己扛着装满药水的长管子,给葡萄花喷洒防虫药水。管子长70多米,重达60多斤,阻力大,她不到1.6米的身高,这边打完药水,再拖到那边,一条条路往返,一天走下来,有20公里长的里程。 
  “再辛苦也要做,否则颗粒无收。”田习姣咬牙硬撑,那时候一个月暴瘦30斤。 
  不懂市场,她主动闯市场。一次,他们夫妻俩为及时掌握市场动向,跑仙桃,看潜江,走天门、去应城,上长沙,下武汉,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2012年,葡萄园发展到300亩,主要种植红宝石、青提、红提、美人指等30多种优质葡萄,以及桃、梨、猕猴桃、柑桔、西甜瓜等各类水果。她坚持施农家肥,走品牌创建之路。园里,她不辞辛苦,挖80厘米长、20厘米宽、30厘米深的土坑,下农家肥。这样,田习姣种出的葡萄颗粒饱满、口味甘甜,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葡萄成熟时,往往都是七月八月酷暑季节。白天,田习姣忙完农活;晚上,开着小货车,到应城、荆门等地超市送货。从仙桃到应城,近150公里的路程。每家超市2000斤货,她自己搬上搬下。当4000斤葡萄送完,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三四点钟。 
  2014年,田习姣申请注册“仙桃市心怡家庭农场”。“心怡”葡萄声名远扬,来园参观游览的客人越来越多。借助仙西旅游带建设的契机,田习姣积极推进葡萄种植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升了农场形象,增加了经济收益,美化了秀美乡村。近两年,农场共投资320多万元,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300米葡萄文化长廊和干红葡萄酒酿制坊。2016年,共接待游客20000多人次。 
  近年来,心怡家庭农场先后荣获“湖北省示范家庭农场”“仙桃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2016年,被评为仙桃市“十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如今,心怡家庭农场种植面积逾500亩,还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田习姣把自己的技术和信息无偿教给乡亲们,扶持他们建立自己的农庄。在她的指导下,心怡农场周边建起不同规模的农庄21个,流转土地1230多亩。对那些有意愿流转土地的农户,土地流转后,她把这些户的女劳力组成互助组,参与心怡农场的劳动。农忙时,相互帮助;农闲时,组织文化知识学习、广场舞等文体活动。2016年,在心怡农场“打工”的农户人均创收1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