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城管专题 >> 查看内容

从源头到末端!分出营商好环境

来源:仙桃城管 时间:2023-9-11 10:07

炎炎夏日气温高,垃圾多,易变质,垃圾分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8月1日,《仙桃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暂行)》正式施行,作为我省首个县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如何尽快落地?以垃圾分类助推优化营商环境,请随我们深入仙桃社区、企业寻找答案。

9月6日上午八点半,在满庭春社区经营水果店的胡蝶女士,正忙着将店里的几袋垃圾打包。她一边收拾,一边习惯性地对照张贴在墙上的垃圾分类宣传页再三确认,确保垃圾分类正确,以便投放到社区对应的垃圾桶。

“平常就是以这个垃圾袋来区分,绿色是厨余垃圾,灰色是其他垃圾,垃圾袋是垃圾分类宣教员入户的时候免费发放的,一卷有30个。”胡蝶说道。

在该社区,一组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格外显眼。3年前,我市将满庭春社区作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创建,不仅配备了分类垃圾桶,还有专门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智能分类箱。“分类扔垃圾,还能有奖励,我的积分已经达到3万分,觉得有一种荣耀感,为垃圾分类尽了一份力,店内外的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了。”胡蝶边说边演示,拿出一张智能积分卡,当投放塑料瓶、旧纸箱等可回收物时,系统会根据投放的重量自动换算成积分存入个人账户,每个月还会进行积分排名。

仙桃盈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垃圾分类项目负责人师会来介绍,社区共有6000多户商户、居民,投放了5组智能设备,13个集中分类点位,平时会与社区居委会、物业进行联动,每周至少会安排一场垃圾分类有关的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活动,更好地带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积分也可以兑换洗洁精、肥皂,垃圾袋等生活用品,经过几年的宣传引导,目前制卡率达到96%以上,参与率在90%以上。

像满庭春这样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仙桃就有35个。除了在源头上鼓励、引导辖区居民将垃圾精准分类外,还在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上持续探索。下午2点半,在城区的一家大型企业的食堂背后,一箱箱装满厨余垃圾的垃圾桶被收运人员拖到清运车旁,固定在传送带上,随后,垃圾桶被高高抬起,不到10分钟,这些厨余垃圾就被倒进了“车肚”里。

收运司机介绍,每天一辆车负责近160个点位,早上7点从公司出发,一天收运2趟。“包括工厂、学校、早点摊位,只要有餐厨垃圾,都是我们的收运范围,多的话达到1500公斤,少的也有10斤,24小时之内必须清运完。”

装满后,运往城区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这座占地面积50多亩的处理厂,每天安排10台专用封闭车辆服务1500余家相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酒店,进行集中收运处理。

“每天可以收运60多吨,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自用,产生的油脂会出售到有资质的企业加工成生物柴油等制品,污水经过我们厂内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最终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谈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仙桃盈和环保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梁志灿说道。

“《管理办法》的施行,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村镇清洁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清洁办将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履职尽责,实行市、镇、村三级考核制度,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检查督办、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相关考核内容,建立行业监管、专业监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模式,并加强对生活垃圾全链条监管,确保年底前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全覆盖,农村行政村实现40%覆盖率。